大學生傳銷經歷寫成《九日談》
發布: 2006-11-01 00:00:00 作者: yangping 來源:

一個剛剛大學畢業的年輕人懷揣著夢想南下打工,不想被同學領入傳銷組織。身陷傳銷的張東升目睹了傳銷組織中的種種“制度”,其洗腦過程讓他感到懼怕。在經歷了9天地獄般的傳銷生活之后,張東升終于逃離虎口。恢復自由后,他將自己的經歷總結成一本將近2萬字的《九日談》,并走進大學校園和大學生展開面對面交流,希望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現身說法,提醒同齡人不要再誤入歧途。
"我是一名剛畢業的學生,剛步入社會就遇到一件令我非常震驚的事情,希望我的經歷能給大家帶來點兒啟示,在以后的生活中少走一些彎路,俗話說’吃一塹,長一智’,現在請大家吃我的塹來長自己的智吧。"
----《九日談》開卷語
1 畢業
滿懷希望南下打工
2006年6月,22歲的張東升從河北大學人民武裝學院畢業后應聘至青島的一家公司。由于專業不對口,幾個月后張東升感覺這份工作并不適合自己,而青島是一個高消費城市,每月一千元的收入常常讓獨自生活在外地的張東升感到捉襟見肘。
今年9月,就在張東升思量著如何改變現狀之際,一位大學同學找到了他。對方告訴張東升,畢業后自己就到了廣東東莞,目前在那里的一家電子公司工作,公司待遇優厚而且與所學專業對口,如果張東升有興趣可以到廣東和自己一同打拼。
2 臨行
與同學訂下聯系暗號
聽了同學的話,張東升動了心,但對于其所描述的種種優厚待遇還是有幾分懷疑。“經常聽說有人到南方打工被騙,不是拿不到錢就是人身受到攻擊或限制。”為確認同學的話,張東升專門上網查詢了同學所說的電子公司,結果發現雖然其名稱相符,但公司地址同學卻說不清楚。
為避免出現意外,臨去廣東前,張東升找到在深圳的同窗好友,約定如果自己到廣東后超過兩天不與其聯系,很可能被人控制,請他想辦法營救,并約定了短信暗號,如果發送內容結尾處標有“!”號,則說明一切正常,如果內容尾處標有“!?”號,則表示遇到了麻煩。
3 突變
擔心之事成為現實
9月21日,張東升乘上了南下的火車,此時的他還不知道,等待自己的是一場騙局。
當晚到達廣東東莞后,同學如約出現在出站口,跟隨同學來到其租住處,張東升發現這里只是普通的兩居室民房,與其合租的是兩個看上去文質彬彬的男子,他們對張東升的到來都表現得很熱情。
第二天,同學告訴張東升,公司負責人很快就會過來面試。很快一名男青年來到此處,但絲毫沒有面試的意思,反而問他“對謊言如何看待”等問題。不久,男子就將話題轉到傳銷上,并坦言自己并不是什么電子公司,而是網絡傳銷。
張東升得知,此處就是一個傳銷窩點,公司分為“A、B、C、D、E”五個級別,實行發展下線提高級別、凈掙提成的形式。隨后,該男子告訴張東升,要想掙錢則必須先交3800元的入會費。見張東升強烈反對,對方竟然強行將其手機拿走,并派專人看守,不讓他出門。
4 噩夢
親歷傳銷組織洗腦
張東升告訴記者,此前他從來不知道,傳銷組織具有如此森嚴的紀律組織和要求。剛到這里的前幾天,不管是吃飯、睡覺甚至上廁所,張東升都被專人看守著。"他們租住的地方特別閉塞,各個窗戶都安有防盜網,而且整天拉著窗簾,根本別想逃出去。"張東升告訴記者,最初的幾天他就像犯人一樣被人看管著。
"這個組織分為很多小團體,一個團體大約十幾個人,同租一處民房,他們稱每個小團體為’家’,而且都有’家名和口號’,每個家中還設有’家長’一名,負責家中事務。"此外,這里的"家規"十分嚴格,每天必須按作息時間行動。而在這里最主要的活動就是"演講"。
回憶起那些天的日子,張東升說就像是做了一場噩夢,"每天重復的演講真是太可怕了,就是一個洗腦的過程,人在那樣的環境中生活,很快就會被同化,一步步深陷下去。"
更讓人感到恐懼的是,一旦接受了對方的觀念,整個人就會變得癡迷,進而無條件地聽從"上級"的安排。盡管生活十分清貧,但"家"中的每個成員都無怨無悔,并堅信終有一天自己可以成為擁有百萬資產的富豪。
5 逃脫
通過短信暗號解脫
為同化張東升,傳銷組織內的人員用盡了各種辦法,從好言相勸到威逼利誘,“他們每天都有人來給我做工作,那些話真的很讓人動心,如果不是之前經常聽說傳銷的可怕,可能我真的堅持不下來。”
經過幾天的觀察,張東升發現如果表現得積極一點,對方就會放松對自己的看管。于是他開始同意聽“演講”、做筆記。見張東升有所“感悟”,“家長”十分高興,趁此之際,張東升提出想給同學報個平安的要求。“他們不讓打電話,只允許發個短信,而且短信內容必須經過‘家長’過目,他同意了才行。”
拿到手機后,張東升按照與深圳同學的約定,順利地發送了帶有“!?”標記的短信,很快同學意識到張東升遇到了麻煩,于是通過短信約見張東升,并稱如果10月1日見不到他,就會報警。同學的短信起到了作用,看到態度強硬的張東升,傳銷組織的“上級”人員也不想惹太多麻煩,終于在10月1日清晨同意張東升離開此處。
6 震驚
上當者多為大學畢業生
經歷了九天地獄般的生活,脫離傳銷組織的張東升頭一次感到了自由的可貴。但此時的張東升卻怎么也輕松不起來,“那里還有很多執迷不悟的年輕人,他們就把自己的青春耗費在虛無縹緲的發財夢中。”
張東升告訴記者,在他接觸的傳銷人員中間,95%都是大學畢業生,他們大部分來自河北、山東和東北,年齡大多是20歲出頭。
河北大學、河北科技大學、鐵道職業技術學院,山東大學、齊齊哈爾大學……張東升說,聽到生活在那個“家”中的成員道出的各自的畢業院校名稱之時,他驚呆了!這些受過高等教育的當代年輕人,如今卻紛紛沉迷于傳銷組織,“將來還會有多少大學畢業生被欺騙?還會有多少人沉迷其中虛度年華?”
所見所聞讓張東升回到青島后很難平靜下來繼續工作,“我要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別人,千萬不要再涉足傳銷,害人害己了!”于是,他決定提筆將自己的經歷記錄下來。
由于已經從原單位辭職,失去了生活依靠的張東升只得露宿街邊草地,趴在草地上寫作。3天后,他終于將自己的經歷整理成一本44頁厚、近2萬字的筆記,并命名為《九日談》,里面詳盡記錄了傳銷組織的活動安排、洗腦過程以及他在這9天地獄般生活中的點點滴滴。
7 改變
現身說法警示他人
昨天上午,張東升來到本報編輯部,記者見到了他的《九日談》和他在傳銷組織里記下的筆記。在他的筆記里記者找到一張自律表,里面對組織內成員一天的活動進行了詳盡的安排。除了中午兩個小時的午休外,從早起6時直到晚上10時,幾乎全都是“讀書”、“學習”、“交流”這樣的洗腦活動。
張東升告訴記者,為了能把經歷公布于眾,他找到青島當地幾家媒體,請求他們能夠為他提供的素材進行報道,為了方便和讀者直接溝通交流,他特地留下了自己的真實姓名和手機號碼。結果,報道刊出當天,張東升就收到了100多個電話和短信,和他聯系的大多是在校或剛剛畢業的大學生,其中一部分人曾有著與他相似的經歷。
期間,青島理工大學學生會一位負責人主動找到他,邀請他去學校和學生進行面對面的演講,“連大禮堂的過道里都擠滿了人,原定兩個小時的演講也持續了3個多小時,同學們向我提出了各式各樣的問題,這說明他們確實想從我的經歷中吸取教訓。”
張東升稱,他原本計劃在繼續在青島尋找工作,再聯系其他高校進行演講,但從大學同窗處傳來的一個消息改變了他的計劃。
一位大學同學和他聊天時透露,又有其他同學被人蒙蔽,面臨著和他當初相同的遭遇。盡管張東升當時已經通過了幾家公司的面試,待遇也都較為豐厚,聽到消息后的他還是毅然決然回到了石家莊。盡管回來后在經濟上失去了著落,但張東升表示并不在乎這些,因為曾經的經歷讓他意識到只有辛勤的汗水才能澆注幸福之花。
他表示希望自己的教訓能給其他人提供幫助,一方面,他想與省會幾所高校聯系舉行演講,另一方面,他計劃將自己的《九日談》補充完善,“如果可能的話我想整理成一本書,讓更多的人能夠看到。”
談到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的大學生被騙入傳銷組織時,張東升根據身處傳銷組織的體會認為,受騙者大多是大學生或同齡的年輕人,一些是因為尚未找到工作,一些則是對工作現狀不滿,由于缺乏必要的社會經驗,而且對曾經親近的人不懷戒備心理,很容易就會被騙誤入歧途。
他認為,防止受騙的關鍵是,遇到這種道聽途說的待遇豐厚的工作崗位時,一定要對用人單位詳細狀況進行全面了解,因為傳銷組織宣傳的公司中沒有固定、正式的經營地點。
"我是一名剛畢業的學生,剛步入社會就遇到一件令我非常震驚的事情,希望我的經歷能給大家帶來點兒啟示,在以后的生活中少走一些彎路,俗話說’吃一塹,長一智’,現在請大家吃我的塹來長自己的智吧。"
----《九日談》開卷語
1 畢業
滿懷希望南下打工
2006年6月,22歲的張東升從河北大學人民武裝學院畢業后應聘至青島的一家公司。由于專業不對口,幾個月后張東升感覺這份工作并不適合自己,而青島是一個高消費城市,每月一千元的收入常常讓獨自生活在外地的張東升感到捉襟見肘。
今年9月,就在張東升思量著如何改變現狀之際,一位大學同學找到了他。對方告訴張東升,畢業后自己就到了廣東東莞,目前在那里的一家電子公司工作,公司待遇優厚而且與所學專業對口,如果張東升有興趣可以到廣東和自己一同打拼。
2 臨行
與同學訂下聯系暗號
聽了同學的話,張東升動了心,但對于其所描述的種種優厚待遇還是有幾分懷疑。“經常聽說有人到南方打工被騙,不是拿不到錢就是人身受到攻擊或限制。”為確認同學的話,張東升專門上網查詢了同學所說的電子公司,結果發現雖然其名稱相符,但公司地址同學卻說不清楚。
為避免出現意外,臨去廣東前,張東升找到在深圳的同窗好友,約定如果自己到廣東后超過兩天不與其聯系,很可能被人控制,請他想辦法營救,并約定了短信暗號,如果發送內容結尾處標有“!”號,則說明一切正常,如果內容尾處標有“!?”號,則表示遇到了麻煩。
3 突變
擔心之事成為現實
9月21日,張東升乘上了南下的火車,此時的他還不知道,等待自己的是一場騙局。
當晚到達廣東東莞后,同學如約出現在出站口,跟隨同學來到其租住處,張東升發現這里只是普通的兩居室民房,與其合租的是兩個看上去文質彬彬的男子,他們對張東升的到來都表現得很熱情。
第二天,同學告訴張東升,公司負責人很快就會過來面試。很快一名男青年來到此處,但絲毫沒有面試的意思,反而問他“對謊言如何看待”等問題。不久,男子就將話題轉到傳銷上,并坦言自己并不是什么電子公司,而是網絡傳銷。
張東升得知,此處就是一個傳銷窩點,公司分為“A、B、C、D、E”五個級別,實行發展下線提高級別、凈掙提成的形式。隨后,該男子告訴張東升,要想掙錢則必須先交3800元的入會費。見張東升強烈反對,對方竟然強行將其手機拿走,并派專人看守,不讓他出門。
4 噩夢
親歷傳銷組織洗腦
張東升告訴記者,此前他從來不知道,傳銷組織具有如此森嚴的紀律組織和要求。剛到這里的前幾天,不管是吃飯、睡覺甚至上廁所,張東升都被專人看守著。"他們租住的地方特別閉塞,各個窗戶都安有防盜網,而且整天拉著窗簾,根本別想逃出去。"張東升告訴記者,最初的幾天他就像犯人一樣被人看管著。
"這個組織分為很多小團體,一個團體大約十幾個人,同租一處民房,他們稱每個小團體為’家’,而且都有’家名和口號’,每個家中還設有’家長’一名,負責家中事務。"此外,這里的"家規"十分嚴格,每天必須按作息時間行動。而在這里最主要的活動就是"演講"。
回憶起那些天的日子,張東升說就像是做了一場噩夢,"每天重復的演講真是太可怕了,就是一個洗腦的過程,人在那樣的環境中生活,很快就會被同化,一步步深陷下去。"
更讓人感到恐懼的是,一旦接受了對方的觀念,整個人就會變得癡迷,進而無條件地聽從"上級"的安排。盡管生活十分清貧,但"家"中的每個成員都無怨無悔,并堅信終有一天自己可以成為擁有百萬資產的富豪。
5 逃脫
通過短信暗號解脫
為同化張東升,傳銷組織內的人員用盡了各種辦法,從好言相勸到威逼利誘,“他們每天都有人來給我做工作,那些話真的很讓人動心,如果不是之前經常聽說傳銷的可怕,可能我真的堅持不下來。”
經過幾天的觀察,張東升發現如果表現得積極一點,對方就會放松對自己的看管。于是他開始同意聽“演講”、做筆記。見張東升有所“感悟”,“家長”十分高興,趁此之際,張東升提出想給同學報個平安的要求。“他們不讓打電話,只允許發個短信,而且短信內容必須經過‘家長’過目,他同意了才行。”
拿到手機后,張東升按照與深圳同學的約定,順利地發送了帶有“!?”標記的短信,很快同學意識到張東升遇到了麻煩,于是通過短信約見張東升,并稱如果10月1日見不到他,就會報警。同學的短信起到了作用,看到態度強硬的張東升,傳銷組織的“上級”人員也不想惹太多麻煩,終于在10月1日清晨同意張東升離開此處。
6 震驚
上當者多為大學畢業生
經歷了九天地獄般的生活,脫離傳銷組織的張東升頭一次感到了自由的可貴。但此時的張東升卻怎么也輕松不起來,“那里還有很多執迷不悟的年輕人,他們就把自己的青春耗費在虛無縹緲的發財夢中。”
張東升告訴記者,在他接觸的傳銷人員中間,95%都是大學畢業生,他們大部分來自河北、山東和東北,年齡大多是20歲出頭。
河北大學、河北科技大學、鐵道職業技術學院,山東大學、齊齊哈爾大學……張東升說,聽到生活在那個“家”中的成員道出的各自的畢業院校名稱之時,他驚呆了!這些受過高等教育的當代年輕人,如今卻紛紛沉迷于傳銷組織,“將來還會有多少大學畢業生被欺騙?還會有多少人沉迷其中虛度年華?”
所見所聞讓張東升回到青島后很難平靜下來繼續工作,“我要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別人,千萬不要再涉足傳銷,害人害己了!”于是,他決定提筆將自己的經歷記錄下來。
由于已經從原單位辭職,失去了生活依靠的張東升只得露宿街邊草地,趴在草地上寫作。3天后,他終于將自己的經歷整理成一本44頁厚、近2萬字的筆記,并命名為《九日談》,里面詳盡記錄了傳銷組織的活動安排、洗腦過程以及他在這9天地獄般生活中的點點滴滴。
7 改變
現身說法警示他人
昨天上午,張東升來到本報編輯部,記者見到了他的《九日談》和他在傳銷組織里記下的筆記。在他的筆記里記者找到一張自律表,里面對組織內成員一天的活動進行了詳盡的安排。除了中午兩個小時的午休外,從早起6時直到晚上10時,幾乎全都是“讀書”、“學習”、“交流”這樣的洗腦活動。
張東升告訴記者,為了能把經歷公布于眾,他找到青島當地幾家媒體,請求他們能夠為他提供的素材進行報道,為了方便和讀者直接溝通交流,他特地留下了自己的真實姓名和手機號碼。結果,報道刊出當天,張東升就收到了100多個電話和短信,和他聯系的大多是在校或剛剛畢業的大學生,其中一部分人曾有著與他相似的經歷。
期間,青島理工大學學生會一位負責人主動找到他,邀請他去學校和學生進行面對面的演講,“連大禮堂的過道里都擠滿了人,原定兩個小時的演講也持續了3個多小時,同學們向我提出了各式各樣的問題,這說明他們確實想從我的經歷中吸取教訓。”
張東升稱,他原本計劃在繼續在青島尋找工作,再聯系其他高校進行演講,但從大學同窗處傳來的一個消息改變了他的計劃。
一位大學同學和他聊天時透露,又有其他同學被人蒙蔽,面臨著和他當初相同的遭遇。盡管張東升當時已經通過了幾家公司的面試,待遇也都較為豐厚,聽到消息后的他還是毅然決然回到了石家莊。盡管回來后在經濟上失去了著落,但張東升表示并不在乎這些,因為曾經的經歷讓他意識到只有辛勤的汗水才能澆注幸福之花。
他表示希望自己的教訓能給其他人提供幫助,一方面,他想與省會幾所高校聯系舉行演講,另一方面,他計劃將自己的《九日談》補充完善,“如果可能的話我想整理成一本書,讓更多的人能夠看到。”
談到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的大學生被騙入傳銷組織時,張東升根據身處傳銷組織的體會認為,受騙者大多是大學生或同齡的年輕人,一些是因為尚未找到工作,一些則是對工作現狀不滿,由于缺乏必要的社會經驗,而且對曾經親近的人不懷戒備心理,很容易就會被騙誤入歧途。
他認為,防止受騙的關鍵是,遇到這種道聽途說的待遇豐厚的工作崗位時,一定要對用人單位詳細狀況進行全面了解,因為傳銷組織宣傳的公司中沒有固定、正式的經營地點。
今日新聞頭條
我也說兩句
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