傳銷組織攻心術 以“就業難”攻心拉在校大學生下水
發布: 2009-04-16 10:14:36 作者: 王亞南 來源: 東方今報

“我外甥女在貴州上大學,被同學騙到新鄉搞傳銷,我想把她救出來。”昨天上午9時03分,從江蘇淮安趕到新鄉的王志(化名),給記者打來求助電話。
●舅舅尋親 外甥女新鄉搞傳銷
“我外甥女叫蓉蓉(化名),22歲,正讀大三,現在新鄉搞傳銷。因為一名被她騙到新鄉搞傳銷的同學逃跑回校,大家才知道她在新鄉搞傳銷。4月13日晚,蓉蓉父母突然接到學校通知,說蓉蓉已請假三周,再不返校就予以除名。”王志說,蓉蓉母親為此急出了病,15日凌晨2時,他坐火車從千里之外的江蘇淮安趕到了新鄉。
路上,蓉蓉的電話打不通,王志就在火車上給她發短信,謊稱自己也想加入到她正做的“事業”中去,這才和蓉蓉聯系上。根據蓉蓉同學提供的線索,王志初步斷定蓉蓉每天上午都在新鄉市勝利路清華樓6樓一間教室里“上課”。
●記者幫忙 救出大三女生
“我早上七八點就在清華樓周圍轉悠,看到不少年輕人三三兩兩地上樓。樓下還有倆戴著耳麥的男子在望風。”王志說,他確定蓉蓉所在的傳銷窩點就在樓上。
為了不打草驚蛇,記者隨同王志將車子停在距離清華樓20米遠的地方,并撥通了110和就近的人民路工商所的電話。
11時許,轄區東街派出所民警和工商人員趕到,首先控制了在一樓望風的一名男子。隨后在清華樓六樓的新鄉奇跡高考補習學校的4號和5號教室發現了正在聽課的傳銷人員。記者清點了一下人數,兩個教室一共有92人。“你們想不想回家?”聽到記者的問話,5號教室里的人員哄笑起來,幾名男子還沖記者吆喝:“這里就是我們的家。”
看到舅舅突然出現,蓉蓉也面露難色:“我不想回去,你們不理解我。”但聽說母親因為自己而病倒時,她掩面痛哭起來。
●現場調查 八成傳銷者是大學生
“這些人中有多少是在校大學生?”記者問。穩定情緒后,蓉蓉小聲說:“差不多有八成,大多來自陜西。”據蓉蓉介紹,剛來上課時,“老師”首先介紹的就是大學擴招和大學生就業的矛盾,所以很多在校大學生都感覺上學無用,在同學和朋友的“介紹”下,對現在從事的“直銷事業”都堅信不疑。
●工商說法 傳銷組織攻心有術
“這幾年大學擴招,再加上世界金融危機造成的就業難,很多大學生對就業感覺渺茫。傳銷組織就利用大學生的這種心理,誘騙他們從事所謂的直銷事業。”人民路工商所所長張焰峰告訴記者,在近一階段的打擊傳銷過程中,發現很多傳銷人員都是在校大學生。對于新來的大學生,傳銷組織設置的課程也很有講究,頭幾天會集中講授大學擴招、當前就業形勢以及直銷與傳銷的不同之處等,讓大學生們先對在校繼續學習徹底絕望,進而死心塌地從事所謂的“直銷事業”,甚至覺得即使被學校除名也無所謂。
■新聞鏈接 遠離傳銷不是難事
14日,鄭州市人民檢察院首次發布就業警告,提醒大學生警惕傳銷陷阱。
該院檢察官張玉華說,大學生遠離傳銷并不是一件難事。首先,大學生要有正確的就業意識和平常心,明白財富和幸福生活要依靠誠實勞動才能得來的道理,切不可輕信網絡上所謂“創業奇才”的“創富神話”。
其次,大學生要提高對網絡招聘信息的甄別能力,認真核查用人單位信息。具體辦法是: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工商局查詢,看該公司是否注冊;同時,撥打114查詢公司電話,看其號碼是否和網上一致。
第三,要警惕“拉人頭”式傳銷、利用互聯網傳銷、傳銷向校園滲透三種傳銷方式。到陌生地求職應聘時,一定要提高警惕,記住所處方位,一旦發現上當受騙就及時報警;被控制人身自由時,要冷靜應對,伺機報警或尋求幫助,尋找機會脫身。
●舅舅尋親 外甥女新鄉搞傳銷
“我外甥女叫蓉蓉(化名),22歲,正讀大三,現在新鄉搞傳銷。因為一名被她騙到新鄉搞傳銷的同學逃跑回校,大家才知道她在新鄉搞傳銷。4月13日晚,蓉蓉父母突然接到學校通知,說蓉蓉已請假三周,再不返校就予以除名。”王志說,蓉蓉母親為此急出了病,15日凌晨2時,他坐火車從千里之外的江蘇淮安趕到了新鄉。
路上,蓉蓉的電話打不通,王志就在火車上給她發短信,謊稱自己也想加入到她正做的“事業”中去,這才和蓉蓉聯系上。根據蓉蓉同學提供的線索,王志初步斷定蓉蓉每天上午都在新鄉市勝利路清華樓6樓一間教室里“上課”。
●記者幫忙 救出大三女生
“我早上七八點就在清華樓周圍轉悠,看到不少年輕人三三兩兩地上樓。樓下還有倆戴著耳麥的男子在望風。”王志說,他確定蓉蓉所在的傳銷窩點就在樓上。
為了不打草驚蛇,記者隨同王志將車子停在距離清華樓20米遠的地方,并撥通了110和就近的人民路工商所的電話。
11時許,轄區東街派出所民警和工商人員趕到,首先控制了在一樓望風的一名男子。隨后在清華樓六樓的新鄉奇跡高考補習學校的4號和5號教室發現了正在聽課的傳銷人員。記者清點了一下人數,兩個教室一共有92人。“你們想不想回家?”聽到記者的問話,5號教室里的人員哄笑起來,幾名男子還沖記者吆喝:“這里就是我們的家。”
看到舅舅突然出現,蓉蓉也面露難色:“我不想回去,你們不理解我。”但聽說母親因為自己而病倒時,她掩面痛哭起來。
●現場調查 八成傳銷者是大學生
“這些人中有多少是在校大學生?”記者問。穩定情緒后,蓉蓉小聲說:“差不多有八成,大多來自陜西。”據蓉蓉介紹,剛來上課時,“老師”首先介紹的就是大學擴招和大學生就業的矛盾,所以很多在校大學生都感覺上學無用,在同學和朋友的“介紹”下,對現在從事的“直銷事業”都堅信不疑。
●工商說法 傳銷組織攻心有術
“這幾年大學擴招,再加上世界金融危機造成的就業難,很多大學生對就業感覺渺茫。傳銷組織就利用大學生的這種心理,誘騙他們從事所謂的直銷事業。”人民路工商所所長張焰峰告訴記者,在近一階段的打擊傳銷過程中,發現很多傳銷人員都是在校大學生。對于新來的大學生,傳銷組織設置的課程也很有講究,頭幾天會集中講授大學擴招、當前就業形勢以及直銷與傳銷的不同之處等,讓大學生們先對在校繼續學習徹底絕望,進而死心塌地從事所謂的“直銷事業”,甚至覺得即使被學校除名也無所謂。
■新聞鏈接 遠離傳銷不是難事
14日,鄭州市人民檢察院首次發布就業警告,提醒大學生警惕傳銷陷阱。
該院檢察官張玉華說,大學生遠離傳銷并不是一件難事。首先,大學生要有正確的就業意識和平常心,明白財富和幸福生活要依靠誠實勞動才能得來的道理,切不可輕信網絡上所謂“創業奇才”的“創富神話”。
其次,大學生要提高對網絡招聘信息的甄別能力,認真核查用人單位信息。具體辦法是: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工商局查詢,看該公司是否注冊;同時,撥打114查詢公司電話,看其號碼是否和網上一致。
第三,要警惕“拉人頭”式傳銷、利用互聯網傳銷、傳銷向校園滲透三種傳銷方式。到陌生地求職應聘時,一定要提高警惕,記住所處方位,一旦發現上當受騙就及時報警;被控制人身自由時,要冷靜應對,伺機報警或尋求幫助,尋找機會脫身。
今日新聞頭條
我也說兩句
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